这种字体你天天见,但它的名字没几个人会读
前面说过,魏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朝廷都是禁碑的,所以带来了墓志的兴起——我埋地下你总管不着吧?学魏碑就必须要临习墓志,因为北魏的墓志主要是王室贵族所用,作为记叙生平事迹的墓志自然不可轻忽,所以书法十分精美严谨,请来刻石的也是高手,能充分反映出北魏时期上层阶级流行的书体与审美,与民间的造像记形成鲜明的对比。墓志中的魏碑名作有《张黑女墓志》、《元怀墓志》、《刁遵墓志铭》、《崔敬邕墓志》、《吊比干文》等,在此无法一一介绍,就选个代表来讲讲好了。这个代表就是《张黑女墓志》。你现在是不是在心里读成了zhānghēinǚmùzhì?恭喜你,读错了!张黑女,在这应该读作张(zhāng)黑(hè)女(rǔ),音同“张贺汝”,尤其是黑字读hè,《新华字典》上都查不到,所以就不用自责语文不好了。有专家考证,这个“黑女”是鲜卑贵族常用的名字,如北齐神武帝高欢夫人娄昭君的姐姐就叫娄黑女。但《张黑女墓志》所记载的,却是一位男性,原名张玄,字黑女。《张黑女墓志》的全称本来是《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但在清代为了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才改称《张黑女墓志》,又简称为《张黑女》、《黑女志》、《黑女碑》。《张黑女墓志》刻于年(北魏普泰元年),出土时间及地点均不详,而且原迹刻石早已丢失,只剩下拓本传世,于清道光初被书法家何绍基所得。何绍基得到这拓本后,喜出望外,称它为“天下孤本”,并日夜临摹,自叙“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张黑女墓志》拓本部分了何绍基的亲身经验,你可能会认为《张黑女墓志》笔力必定十分雄健,只怕又是《张猛龙碑》一路。实际上,《张黑女墓志》虽然也有方笔,属于魏碑,但它横竖展现笔画的同时,又从侧面强调圆起方收或者是方起圆收,整体看来用笔圆润,近似楷书,甚至还有不少用笔有行书大家之法的意韵,笔笔婀娜多姿,字字典雅华贵。这种写法,正反映了北魏上层在书法上吸取了南方楷书的成果,是北魏末期南方文化慢慢的取代北方文化的产物。这种字体,还被专家学者们专门给它立了一个名目,叫“张黑女体”。别以为“张黑女体”很少见,第四、第五套人民币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就是马文蔚先生所写的张黑女体!天天在你兜里揣着,一天都要摸好几回,咋就不认识了呢?由于魏碑的总体风格粗犷豪放、质朴浑厚,像《张黑女墓志》这样用笔精巧、结字谨严的作品极少,与《张猛龙碑》相比,《张黑女墓志》与其一刚一柔、一阳一阴,堪称魏碑成熟时期的双璧。《张黑女墓志》确实还只找到一份拓印本,共计十二页,每页都是四行,每一行都篆刻成八个字,目前存放于上海博物馆,其余拓本都是重刻本。因此要临习的,尽量选择上海博物馆馆藏本的印刷品。《张黑女墓志》拓本部分01《张黑女墓志》拓本部分02《张黑女墓志》拓本部分03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
上一篇文章: 第一版人民币介绍之五伍圆水牛 下一篇文章: 改变思维写出来这样的文字时,才发现它竟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