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制毒教父蔡东家被捕时怒目圆睁,一脸不

年12月29日凌晨,惠州华斯顿国际酒店11楼的一个房间内,广东省陆丰市甲东镇博社村的村支书蔡东家刚刚结束了一次“捞人”饭局。

喝得五迷三道的他,舒舒服服洗了个桑拿浴,此时正坐在床边悠哉悠哉地看着电视。

突然,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一声惊天巨响,房门“砰”的一声打开了。

一群荷枪实弹的武警官兵鱼贯而入,蔡东家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警官一个猛扑按在了床上,双手被戴上手铐,无法动弹。

蔡东家扭过头,瞬间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王胜利,当即吓得面如土色。

不过,惊恐的表情仅仅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透着一股狠劲的不服。

蔡东家怒目圆睁地盯着警官,眼睛好似“燃烧”着熊熊的怒火,紧闭的嘴角也充满着挑衅意味。他仿佛在透过全身的抗拒,警告警方:我有靠山,你们根本拿不住我。

显然,此时的蔡东家还不知道,抓捕他只是本次雷霆行动的序幕,无论是他手下的“小虾米”,还是一直包庇他的“大鱼”,都将被一网打尽。

蔡东家究竟犯了怎样的滔天大罪呢?一切还要从博社村的突然暴富说起。

暴富的村庄

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村子。

豪华气派的别墅鳞次栉比,村道院落里随处可见百万级别的豪车,村民的生活锦衣玉食、奢侈至极,就连焚烧祭祖用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

但整个村子却有种,说不出的破败与萧条,环境更是糟糕得出奇。

村子上空始终笼罩着灰黑色的雾霭,凌乱的电线像马蜂窝一样缠在半空,逼仄狭窄的道路两旁污水垃圾遍地横流,还有空中那股强烈的刺鼻气味。

尽管难以置信,但这两种极端的状态真的同时存在于一个村子里,这就是博社村的真实写照。

更诡异的是,博社村的民风也极其剽悍,村民不仅十分敌视外来人员,就连执法警察也不放在眼里:砸玻璃、封路堵路、扎警车车胎,乃至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博社村种种奇怪现象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的村民究竟靠何发家,又为何如此无法无天,胆敢公然袭警?

要想弄清楚其中的缘由,就不能不提到博社村的村支书,蔡东家。

早年间,蔡东家还是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在村里承包了亩虾塘,每年基本都能入账10万块。

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村里大部分人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年入10万的蔡东家自然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典范,个人声望随之水涨船高。他也于年,被村民们推举为了村治保会主任。

若是继续走正道,蔡东家的生意兴许会做得更大,带领全村人摆脱贫困的目标指日可待,然而一桩“石膏粉生意”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一切。

那是年的秋天,博社村治安队的蔡某某突然找到蔡东家,想让他帮忙找一块僻静的地方和十几个村民,供自己生产“石膏粉”。

蔡某某满脸堆笑的对蔡东家解释:这生意利润不高,只有逃过国家税收才能多赚点钱,所以才来求他这个大能人帮忙。

蔡某某还拍着胸脯打包票,承诺会给看场的人每天三百块的报酬,额外再支付蔡东家二十万的好处费。

二十万!这可是自己虾塘两年的利润!

听到这个数目后,蔡东家很是心动,但直觉告诉他,蔡某某这么豪气肯定干的不是什么正经生意。

蔡某某看出了蔡东家的顾虑,便再三宽慰、强调称,自己只是想规避交税,而且花不了太长时间,肯定不会出岔子的。

就这样,蔡东家没再犹豫,很快就在僻静的大陂头上找到了一块多平方米的开阔空地,又为蔡某某找来了十几个村民在此看守。

在蔡东家的帮助下,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一桶又一桶白色的“石膏粉”通过搅拌机和发电机,源源不断地制造了出来。

仅一个月的时间里,蔡某某一共生产了整整公斤“石膏粉”。为了表示对蔡东家的感谢,他当即兑现承诺,将20万巨款双手奉上。

这笔天降横财令蔡东家喜笑开颜,他为此一度将蔡某某视为贵人。

直到半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蔡东家才惊愕地发现,蔡某某制作的“石膏粉”竟然跟陆丰甲东镇上非法流通的冰毒一模一样。

刚得知这个噩耗时,蔡东家是整日担心受怕、寝食难安,生怕东窗事发后,自己会遭受牵连。

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蔡东家心里种种的不安,全都随着冰毒市场价格的揭晓,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腔怒火。

他发现蔡某某那公斤冰毒,算下来足足可以卖到上亿元,可自己只拿到区区20万报酬,这跟打发叫花子有什么区别?凭什么钱都被别人赚走了!

蔡东家越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可转念一想,既然自己可以利用治保主任的职权帮蔡某某干这事儿,自然也可以帮其他人啊!

只要自己手里还有权力,就不担心别人不会捧着钱来求自己,实现“财富自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嘛!

被金钱和欲望冲昏头脑的蔡东家,就这样一头扎进了罪恶的深渊之中,开始借用治保主任的职权为大批毒贩广开“制毒贩毒之路”。由此也开启了一个恶性循环:

蔡东家的钱包越来越鼓——个人支持率和地位不断提升——为毒贩撑起更大的保护伞——当地毒品生意越发猖獗。

年,蔡东家先后被选为村支书、村委主任。5年之后,他又成功当选了汕尾市陆丰市两级人大代表,成了博社村说一不二的最高权威人士。

在他的“引路”下,短短七年的时间里,博社村约有20%的人家都干起了制毒贩毒的生意,村子也就此成为臭名远扬的“毒品天堂”和毒贩聚集地。

毒品生意在这里的泛滥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猖狂的毒贩

作为毒贩聚集地,博社村里有很多难以想象的荒诞场景。

譬如,别的村子墙上大多刷着“要想富先修路”这样的宣传标语,而博社村的墙上只有一句“不准乱扔制毒垃圾”。

就连博社村孩子们,也会熟练地把感冒胶囊里的药粉倒出来卖给毒贩,因为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月就能挣上小一万块钱。

暑假工都可以靠着毒品生意月入上万,更别说那些专门制造毒品的人家了。

如果说在毒品界也有“内卷”一说,那博社村的毒贩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内卷之王”。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巅峰时期,博社村卖出的冰毒占到了全国冰毒交易的40%之多,几乎涉及了全国每个省份。

博社村庞大的冰毒产量,甚至还直接导致了,年全国冰毒价格从15万元一下子跳崖式下跌到2万元。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眼看着受吸毒成本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涉毒人口直线上升。

作为罪恶源头之一的博社村,自然成为政府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