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石成癖,成就了米芾研山铭的疯狂耿
米芾平生好石,著有《砚史》一卷,述及各地砚石及其特征。米芾留存墨迹中就有一著名的《紫金研帖》,“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事情是这样的:年苏轼从海南岛返回江南后,即到真州(江苏仪征)拜访米芾,米芾请苏轼题跋谢安的《八月五日帖》,苏轼离开时借走了米芾紫金砚,一个多月后,苏轼卒于常州,其子欲尊其嘱以此砚石一起陪葬,最终被米芾讨回,后记录此事。米芾晚年得一紫金研,与其家藏右军砚相同,并认为尤胜端、歙砚,所以甚是珍爱。紫金砚,产于山东青州,前几年,我亦得一块,其特征大致与古代所述及相似,便磨墨试其性能,以验证米芾所述紫金研是否好用:以安徽比较著名的冯良才墨磨之,其下墨迅利,发墨淳厚光亮,比之端、歙有过之无不及。米芾紫金研帖砚石,历来为文人所珍爱,过去交通不便,开采能力差,社会需求量大,自然成为了宝贝。然而,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方科技的推动下,西方文明的全盘进入,古老的中华文明已经式微,毛笔退出了实用的历史舞台,砚台也更成了纯收藏性的文玩了,其曾承载的文化与历史却还被人所津津乐道。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上以万元收购了米芾一幅字《研山铭》,全文共39字,每字折合人民币76.9万元。这其中就记载着米芾又一有趣的嗜石成癖故事。南唐李后主煜,曾有旧物是一灵璧石砚,被晚年的米芾得到了,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连续三晚抱石而眠。在这种炽热的情绪下,他铺下南唐澄心堂纸,一挥而就,写下了《研山铭》。米芾书研山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张。现可看到的大字作品,还有《多景楼诗》《虹县诗》《吴江舟中诗帖》。就这么几张,而这一张,尤现米芾深厚的功力,也让后人可以对勘其《海岳名言》中所说的“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的意义。古人论书,才不是大学教授那一套大学论文格式,就那么一句话,有慧根者明之,无慧根者弃之,不可解说,说也不尽。来看看,这一张字里到底隐藏着什么内容。《研山铭》规格尺寸为,纵36厘米,横厘米。这定义了其字的大小口径。看一下其细节。《研山铭》局部1《研山铭》局部2《研山铭》局部3《研山铭》局部4《研山铭》局部5看到《研山铭》全图,其章法平平,并未能使人有多么的感动,它与二王的那此精彩的章法相比,差得有点悬。然而,当你进入细节后,事情产生了变化。二王的刻帖没有细节的精确与变化,米芾的则骨肉之间流淌着温度。王羲之云谯周帖王羲之谢光禄帖王羲之的帖是雕塑的美人,米芾的则是真的呢。《研山铭》局部6《研山铭》局部7《研山铭》局部8《研山铭》局部9《研山铭》局部10《研山铭》局部11常有学书者论及,米芾用笔法,这些小儿科的事,主要是因为学书者连毛笔的使用都不曾掌握,如何进行言说?在这种高清图版下什么都交待的一清二楚,如若不明白,那就先回去写三年篆书再来看米芾。其重要处则在于,弄清楚米芾笔笔之间转换的原由,这要靠脑袋,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弄明白,这又要归溯到个人天资里边去了,因而,古代那么多人写字,最终成为大书法家的人就那么几个人。有可以不经过修行就成佛了的吗?小佛靠修,大佛靠悟,假和尚不要脸。王羲之谢光禄帖的局部王羲之帖,没有局部,这是个假的局部,写出来还是个雕塑的美人。古人所云的“神采为上”,是指完成了细节修炼之后,或对初学者而言——初学者,结构章法为第一记忆要素。所谓得古人法,是指明白了古人笔墨运行的道理,世界摆在面前,只能凭个人眼力——告诉你那个山像一头狮子,但有的人就是看着不像。所以说细节美很重要,真正的书法,是只要一个细节就了然高下,窥斑见豹。没有细节的美,不是好书法,这是古人的规矩,进入现在这个无序的时代,创新成了当代人的口炮,弄懂了古人的语言就可以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但现代人没那么多时间,也就自造语言了——所谓创新、超越,现代教科书中还这么吹。《研山铭》局部12《研山铭》局部13《研山铭》局部14《研山铭》局部15《研山铭》局部16《研山铭》局部17《研山铭》局部18《研山铭》局部19米芾一生爱石,藏石,也因此给后人留下这么美妙的风景,使人能够欣赏到一个一流大内高手的一招一式所产生的美感。回到《海岳名言》中那句“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找一米芾的小字来对照一下。米芾乡石帖局部一个人的结字,到最后是一个定势,怎么写都是一个结构造型,是统一的,章法也是一样统一的,唯有用笔则不是,因为大字用笔与小字用笔不一样——工具性能不一样,写字角度也不一样。能保持大字小字一个用笔方法的,太难,这就是高手!米芾所言即是如此,让大字用笔与小字用笔一样——要达到的书写效果一样!其实,他在用大笔时,并不是用小笔那些动作,其所说的是效果,这是最重要的秘笈,米芾没有详细说明,更没详细说明他怎么用大笔。米芾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人,他爱石藏石有点狂。他得到了“研山”后,为了获得镇江甘露寺处的一座豪宅,将他的“研山”换给了宅主苏仲容,后悔恨交集,做诗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在米芾的《乡石帖》中,也纪实了一把他如何疯狂的事情。文中曰: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乡石帖狂书三日,有点神经了,在得到“研山”石时,也是同样疯狂了一把,《研山铭》文:“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大意是说,研山像昆仑山浮在五色水之上,上面有砚池如潭,里面黑云翻滚,提笔濡墨就如一阵龙卷风挟风雷而来,在纸上挥洒而就如同润泽丰厚的大地,尽笔墨变化之能事,而书法止此矣。米芾的狂傲自信,于此有据。耿仁坚/
上一篇文章: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四季 下一篇文章: 熊去氧胆酸将是终结新冠之药不过又是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