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SWIFT系统的伊朗60亿美元资金,
需分清楚SWIFT、CHIPS系统的区别
SWIFT,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管理的国际资金通讯系统,本质上是跨境交易信息的传输,不涉及结算模块——只是进行国际支付信息的基础设施之一,不是最终的基础设施。
若伊朗仅仅只是被SWIFT系统踢出,那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支付系统完成跨境交易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对外贸易资金的最终结算。
换言之,想要进行正常的国际贸易“一方面需要资金的信息流在各银行间传输,另一方面需要各币种的终极账户清算系统”。
以跨境人民币流动为例,最终是通过大额支付、小额支付系统在中国央行的账户体系中记账清算。
如果是国际间的美元流动,虽然可以不通过SWIFT系统来传输信息,但最终都要经过美国的清算系统来进行最终结算——美国的清算系统,即美元清算系统名称为CHIPS。
需记住:各种货币的最终清算系统,都掌握在各货币的发行单位手中。人民币的最终清算系统,掌握在中国央行手中;美元的最终清算系统,掌握在美联储手中;日元清算,最终归为日本央行。
给大家举个形象的例子
阿根廷经常闹出“美元荒”,不得以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有时也从中国融资。如果美元的最终清算,不需要经过美国的CHIPS系统话,不就等于阿根廷银行拥有美元发行权了吗?
当阿根廷的企业需要美元完成国际支付时,阿根廷银行发现他们的美元储备金额早就没有了。于是随机在他们的账户中“打入亿美元”,然后进行国际贸易。
各国都这样操作的话,那又怎么会出现“美元荒”呢?当本国企业想要美元时,各国银行都可以往他们的账号里“注入美元”,那这个世界就乱套了——美元的数量可随时暴涨至0万亿。
要知道,美联储才拥有美元的发行权,其他国家、地区的银行、企业账号中的美元一定是直接或间接从美国流出来的。他们不能像美联储那样,凭空制造新的美元出来。
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都不能自行印制美元。这些银行账号里面的美元,流入和流出信息最终都要汇总到美国的CHIPS系统;这些银行账号里面的人民币流入和流出信息,最终也要通报中国央行。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
银行间的资金清算,都是在账户行的账户体系中进行划转记账。对伊朗的银行来说,他们没有美元的发行权,只是记录“美元流入、流出的信息,不能凭空给某个账号额外增加美元”。
假设,美国突然关闭资金流通渠道,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数量恒定了。美元可以在全球各大银行、企业账号中进行内部流动,那A账号里美元的减少数量,一定是B账户里美元的增长数量。
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都不能代替美联储,说:我来发行美元吧,然后给自己心仪的企业账号中拨款。这样就乱套了,其他国家也不会认同。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美国为何还能冻结伊朗的资产了。伊朗拿着60亿美元在国际上采购货物,美国说不给清算。那其他国家就不敢收,不能完成美元资金在各银行之间的信息划账。
躺在伊朗手中的60亿美元资产,也就变成了货币符号。不能完成支付、交易和清算的货币,连废纸都不如了。
于是,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本币结算,希望扩大自己国家货币在全球使用力度。因为本币的最终清算系统,掌握在本国央行手中。从而避免出现被美国严厉制裁时,手中持有的美元无法在国际市场使用的窘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