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崔允漷新课标的修订,将带来哪些教学
主持、编辑:腾龙
Day63——
《新教学“新”在哪里》板小学习心得01板小夏老师:
崔教授的报告一开始举例引出中国从富起来转向强起来亟需解决的问题——国民素养。为什么素质教育讲了那么多年,现在开始讲素养,素质和素养两者有何差异?课程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有何不同?学业质量是什么?新课标会带来怎样的新教学?
通过学习崔教授的报告,我对以上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感想与理解。
一、素质和素养的差异
素质是先天因素和后天习得两者构成,而素养是后天习得的,一定要经过学习逐步养成。例如:方向感这是素质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学不了也教不了,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老师可以教,这是地理核心素养。而数学也有核心素养,这是学生可以习得的。
二、课程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
1.课程核心素养更关心人,而淡化了学科。
2.义务教育阶段有些课程根本不是学科,例如:劳动,可以说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却不能说劳动学科核心素养。
3.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些课程不是一个学科,是一个学科群。例如:科学与艺术。
4.所有课程标准的封面叫某某课程标准。例如:艺术课程标准,故称艺术课程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很多课程比较综合,我们应更关心孩子在学校开设的这些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淡化学科素养。从而想到数学书编排上综合实践这一安排的重要性。比如元角分这一单元学完后,有一个综合实践课《小小商店》。
这是令我印象最深的,可以说钱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可能没用过,但一定见过听说过,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和兴趣,而这个综合实践课的设定,给孩子在课堂展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买一些文具零食,孩子有兴趣,同时也是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出色表现。
比如,能正确判断自己给几张10元,判断收银员找钱是否正确等,那么这个孩子本单元学习质量就不会太低,因为他已经将前面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止认识了人民币还练习了加减法。
三、学业质量
崔教授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不是知识点学习后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评价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学业质量侧重于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把握,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评价,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就比如小小商店。
四、新课标带来的新教学
崔教授提出三个观点——
1.学习逻辑是生活逻辑+学科逻辑;2.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3.教师编制学历案。
关于学历案,崔教授阐述了什么是学历案,原来课时教案的问题,学历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历案设计包含的六要素以及评价任务放在第三的意义。
崔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教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医生说老师,指出我们的教案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给学生看的,是给自己看的,给领导看的。我豁然开朗,教师的成就感不在于上了多少公开课,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用学到的知识做了什么。
我们花时间写教案、做幻灯片,而这些学生只有40分钟的时间接触,每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同,而他们再想回过头来复习却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应该帮学生建立一套他们的学习体系,备课的时候多花心思在学历案的设计上,一节课上完,孩子要能搞清楚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对自己的学习历程有所了解,并知道自己哪个环节没学好,能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这样才好。
02板小朱老师:
教学是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自工作以来,教学前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