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奶引16岁时因长得太美出现在1元纸币上
年,第四版人民币的设计提上日程。人民币的正面头像,由画家侯一民负责。
对侯一民而言,画头像不难,难的是,画谁。
为此,侯一民不得不千里迢迢,跑到贵州找人。
可要找的这个人,叫什么,长什么样,出发之前,他一概不知。
侯一民只能从千千万万张脸中,逐个去发掘。
最终,幸运会降临到谁的头上呢?
很荣幸,“大奖”砸中的,是一位美丽的16岁侗族姑娘。
这位姑娘,名叫石奶引。
她的侧颜被侯一民画了下来,印在第四版一元人民币的正面。
至此,石奶引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人民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从此就跨上了高质量的生活。
有人说:“人民币上有石奶引,石奶引却没有人民币。”
的确。
她不仅没有依靠着这份“大奖”实现暴富,反而每天依然在烟火笼罩的柴米油盐里穿梭。直至如今,石奶引61岁,仍旧深居简出。
那么石奶引是如何成为人民币的女主角呢?
01石奶引出生在贵州从江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赤贫如洗,兄弟姐妹六个早早都承担起了家务。对他们来说,上学简直是天方夜谭。石奶引只在学校间或待过几天,也就识得“石奶引”三个字。
石奶引没有文化,但她勤劳聪慧,被生活裹挟着往前跑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为这个少衣少食的家改变什么。她拿出家里那台年久失修的织布机,清理干净上面的尘土,几番捣鼓,织布机竟正常运转了起来。
这台织布机比石奶引的年龄都大,“老胳膊老腿”都不听使唤了,可经石奶引的手一拾掇,别说,工作起来竟也不打马虎眼。石奶引上手一阵挥舞,一匹匹布,竟完整无缺地从里面吐了出来。
大多女孩都喜欢鲜艳漂亮的颜色,石奶引自然也不例外。刚出炉的布,颜色看起来很是单调,于是,石奶引有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动手染布。
染布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调制染料到布匹浸泡,都有严格的技术把控,不然,染出来的布,颜色洗洗就掉了。
之前,石奶引从来没有亲手染过布,根本没有经验,可真正面对复杂的程序时,石奶引竟没被难倒。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尝试,若不满意,就继续调试,然后再染。染了调,调了染,反反复复,有时,为染出一种心仪的颜色,她甚至要尝试十多次。
后来,石奶引技术越来越精湛,从原始的布匹到色彩鲜艳的布料,石奶引一气呵成。她的布料颜色独特,让人爱不释手,一拿到集市,瞬间就被簇拥而来的客户,一抢而光。为此,石奶引赚到不少零用钱,全用来补贴家用。
石奶引的名气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村子。女孩们都羡慕不已,对她崇拜有加,跑来“拜师学艺”。
一时之间,石奶引家人来人往,热闹程度堪比火爆的技术培训班。
换成现在,这么多粉丝,卖课程都能赚不少钱。
可石奶引并没有这样做。她没有收学费,更没有居高临下看人,凡是来请教的姐妹,她都毫不保留地教。对于领悟较慢的人,石奶引更是三五遍地重复教,直到对方能独立上手为止。
好人缘加上好手艺,让石奶引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姐妹,大家经常坐在一起讨论手艺活。
年的一天,她们正火热地聊着刺绣,准备上手练习,不巧,丝线用完了。当即,几个人手挽手出了门,到镇子上去买丝线。
奇缘就是在不经意间撞上的。
石奶引怎么也想不到,当她左顾右盼地寻找丝线摊的时候,大美术家侯一民也在东张西望地寻觅着他笔下的人物。
02年,画家侯一民接到任务:参与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正面图案。要求所画图案,必须是真实人物头像。
侯一民闭关苦战一个月,设计出几套方案,可图案连他自己都没能打动得了,一狠心全“毙”掉了。
为激发新的灵感,侯一民只身前往贵州。在侯一民的印象中,这里聚集着多个民族,人们长相充满当地的民族特色。侯一民想在这里碰碰运气。
多日来,侯一民像星探一样,游街串巷,寻找心目中的“主角”。
真是天涯无处不相逢。
这天,在一巷口,侯一民突然满脸开花,盯着前方,大声喊:
“等一下,等一下……”
前面的路人皆以为在叫自己,“唰”一下,看向侯一民。
侯一民却绕开人群,径直奔向一位美得不可方物的少女。
他微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然后客气地问少女:“我能为你画张画吗?”
美女大多高冷,可这“月里嫦娥”的脸上,反倒像撒了一米阳光,让人感到暖洋洋的。
她疑惑地打量了侯一民一番,看到其背后的画夹时,脸上的疑惑随之绽放开来,爽快地点点头:“嗯!”
石奶引侧身站立在街边。
侯一民赶忙飞舞起画笔来。
打底,起稿,画线。没多久,画便成形了,栩栩如生,都快比得上照片了。
只见画中,石奶引双瞳剪水,眉目如画,一头乌黑的长发,齐肩盘起,“侧颜杀”不禁让人动容。
面对画像,石奶引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抿嘴一笑,用侗族语向侯一民匆忙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那个时代没有相机,能看到自己的一张画像,怎能不心生欢喜。这件事,确实给16岁的石奶引,带来了短暂的惊喜。
不过,石奶引并没有沉浸在这份欢喜里无法自拔。她像吃了糖,甜过后,马上又心归平静。
到家后,石奶引未曾向任何人提起画像的事。之后,她便将此事抛诸脑后,忘得干干净净。
03通常情况下,能得到画家的欣赏,并上得了画像的人,除了颜值担当,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女孩子若因此提高择偶标准,也在情理之中。好马配好鞍嘛!
可是,这放到美丽的石奶引身上,似乎又成了例外。
见过石奶引的适龄小伙,对石奶引都是一见倾心。对她展开猛烈追求的,更是从村头排到村尾。
说实话,在众多追求者中,不乏帅气多金的,可石奶引不为所动。比起好看有钱的,石奶引更愿意接受父母介绍的,脚踏实地过日子的人。
婚姻大事,石奶引更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或许,石奶引明白,长相出众只是人生的入场券,金钱也不过是暂时的通行证,唯有努力,才是永久的保证书。
年,通过媒人牵线,在父母的张罗之下,石奶引与邻村的石学海闪婚。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孩嫁人,最起码要保证穿衣吃饭不发愁。可是,婚后的石奶引,日子过得还不如单身时。石学海家,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兄妹七个同时挤在一张破床上。
一大家人住是问题,吃更是问题。他们只靠种地勉强维持着生计,除此之外,没有一点额外收入。如果不幸遇到灾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是苦不堪言,三餐都得拿稀汤灌大肚。
后来,石奶引的一双儿女陆续出生,家里又多了两张嘴吃饭,苦日子步步紧逼。石奶引不得不重操旧业,再次拿起织布的手艺,来赚取生活费。
万事开头难。为买织布机,石奶引跑遍了整条村,才勉强借够钱。
织布,石奶引轻车熟路。可毕竟石家人口众多,织布卖的钱,也不足以支撑全家的开销。无奈之下,石奶引又拓宽业务,成批制作绣花鞋和手帕……然后,拿到集市上换成钱。
从此,石奶引的这双手,就没有消停过,不是游走在针头线脑里,就是穿梭在织布机中,亦或是浸泡在大染缸里。
长此以往,她的那双手已经变得惨不忍睹,皮肤粗糙,手指发黑,指甲严重变型到几乎脱离了皮肉,真是让人心生胆寒。
可石奶引并没有被眼前的疼痛打到,她咬紧牙关,继续坚持着。
04石奶引滚进烟火丛中以求谋生,就像尘埃里的一株草,没有一点喧闹。
年,她却突然惊动了四邻。
这年,4月27日,第四版人民币发行。
新版人民币流通后,石奶引也随之出了名,并吸引来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原来,石奶引的画像成稿后,得到所有设计人员的认可,大家一致决定,将其印在一元人民币的正面。
登上人民币,是件多么自豪的事情。换作别人,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可石奶引却心如止水。她看到自己的头像时,没有向任何人提及,就连最亲近的丈夫和孩子,她都没有提过只字片语。
原以为自己不声张,事情就会悄无声息地过去,可周围人的眼睛很尖。
他们陆续发现,一元人民币的头像,越看越像石奶引。后来,人们渐渐开始怀疑,那就是石奶引。不过,石奶引本人从来没有出来回应过。
直到众人再三追问,石奶引才亲口承认,头像上的人,就是她。
从此,石奶引登上人民币的事情,方圆几百里都传得沸沸扬扬。
人一旦出名,就会引来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