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变,变则通,穷了半辈子的韩愈,终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lianxiwomen/Index.html
古往今来,很多人正是由于懂得了“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通之理,才能在困厄之时走出困境,收获事业上的成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意思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没有不会来的春天,大自然自有它运行的规律。我们生活中的好事到头了,就会变成坏事;坏事触底了,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懂得变化思维,转换角度,一变则通,一通百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事实上,他早年生活困苦,19岁起参加科考,考了四次才考上了进士。继续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考了四次,34岁时,终于成为京官。早年的艰苦生活,让他明白了经济独立的重要性。韩愈起初担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小官。俸禄低微,房子也是租的,养家糊口都困难。韩愈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呢?隋唐之际,古人比较重视碑志,达官显贵去世后,后人多请名家书写墓志铭,作为夸耀门庭的手段。请人写墓志铭是当时有钱人家的刚需,佣金也自然不低,当时这笔费用被雅称为“润笔费”。这门需要名气、才情、书法的工作,可以说是为韩愈量身打造的。韩愈有了代表作“马说”、“师说”,更有流传千古的祭文《祭十二郎文》,已在文坛声名鹊起。韩愈写完《王用碑》后,王用的儿子就送了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作为润笔费。50岁时,韩愈奉帝命撰写《平淮西碑》,碑文概述了藩镇割据的严重性,叙述了任命裴度为统帅、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战争经过,突出了皇帝调兵遣将、布置平叛的英明。整个碑文词采裴然,大气磅礴,浑然天成。这一次,韩愈得到了匹绢,估算了一下,大约相当于10万斤米,以2元一斤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那时候的韩愈,可谓主业副业完美结合,文路财路双开。韩愈的钱挣得多了,难免会惹人眼红,他背上了“发死人财”的骂名。也可以理解,毕竟穷怕了,穷则思变,韩愈用他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