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人民币飙涨
货币政策最新动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的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报告释放出关于房地产金融、汇率等方面的重要政策信号。
具体看:
房地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汇率: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物价:物价有望触底回升;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利率: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经济形势: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坚实基础;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
受央行货政报告信号提振,日间疲弱的人民币汇率于17日晚间直线拉升、快速走强。
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线快速拉升点,一度收复7.28关口,最高触及7.;离岸人民币对美元1个小时内拉升超点,一度收复7.30关口,最高触及7.。
截至18时36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7.、7.,日内分别上涨0.24%、0.4%。
谈下一阶段政策思路: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报告提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效能,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了以下重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
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谈汇率: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报告显示,8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有贬值。但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仍有上涨,8月11日报97.47,较近期低点上涨近2%。
“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报告称,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根据报告,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7月末环比还有所增加,稳居世界第一。
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报告明确。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发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势,综合施策、稳定预期,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谈物价:物价有望触底回升
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报告判断,物价有望触底回升。报告称,上半年,我国物价涨幅震荡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暂转负至-0.3%,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当前我国没有出现通缩,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
“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供需条件改善的有利因素还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恢复,消费意愿稳步回暖,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逐步回升,综合来看,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位。近期猪肉价格企稳回升,旅游出行价格明显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经历了’四连涨‘,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报告称。
报告称,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谈经济:
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坚实基础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已恢复常态化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也要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的累积效应继续显现,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
“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积蓄,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报告判断。
展望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认为,总体看,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坚实基础,一是经济循环不断畅通。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回升、消费场景改善,居民消费将更多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收入,进一步增强消费潜力,形成扩大内需的“正反馈”。
二是新动能成长壮大。1-6月以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投资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相应领域产销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是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将继续带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稳固发挥;货币信贷保持较快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合理适宜。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报告称,从国际看,地缘博弈持续紧张,世界经济逆全球化风险上升;发达经济体本轮加息对全球经济金融的累积效应还将持续显现。从国内看,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恢复还需时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线外迁现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报告提出,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谈经济:
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6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3%、9.0%和1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升至6.3%。
“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未来与金融数据将更加匹配。”报告称,当前金融数据总体领先经济数据,主要是宏观政策和金融靠前发力、实体经济恢复时滞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都需要时间。
国际上,美欧疫情防控刚放开的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义GDP增速。报告称,我国疫情平稳转段刚半年左右,居民消费倾向和疫情前相比还有差距,民间投资意愿有待提升,这些挑战都是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步入了正常轨道。经济循环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现积极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6成和9成,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全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增速间的缺口将逐步弥合。”报告指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