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
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
日前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年全年看,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6%,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同比增长10.9%,表外融资收缩,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多增,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从M2同比维持高位,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国内为应对短期超预期因素冲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
年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指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就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在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带动下,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叠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持续回暖,年金融数据有望出现走强。”
M2增速明显走高
央行数据显示,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
梁斯对记者表示,“M2增速明显走高主要是因为存款大幅多增所致。此外,财政持续发力也对M2带来一定支撑。年财政存款减少了亿元,同比减少亿元。”
在存款方面,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据梁斯介绍,其中,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合计多增了9.27万亿元,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多增了7.94万亿元。
周茂华认为,12月M2同比继续维持高位,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大,为经济复苏营造了适宜的货币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还表示,年以来,在稳增长基调下,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M2增速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
温彬还指出,后期伴随财政支出力度放缓等,M2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周茂华也认为,国内稳健货币政策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实体经济活跃度上升,货币创造有望适度加快,预计M2同比维持高位。
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改善
在新增信贷方面,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梁斯告诉记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延续多增态势,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改善成为突出亮点。”
数据显示,从企业部门看,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17.09万亿元,同比多增5.07万亿元。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加11.06万亿元,同比多增1.83万亿元。
在梁斯看来,“年下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持续回暖,8月份同比连续出现多增,特别是12月多增亿元,为年最高。虽然年金融数据整体表现疲弱,但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的持续走强成为金融数据的突出亮点,这意味着企业对经济未来预期在持续转暖,释放了经济有望企稳向上的积极信号。”
周茂华还表示,企业端新增贷款同比继续保持多增,企业信用扩张明显,反映国内纾困、稳增长政策有所体现,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重点基建与新兴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大,宽信用效果明显。
温彬认为,年12月新增信贷表现积极,对公中长期贷款仍为重要支撑。12月以来,虽然全国各地相继进入疫情感染的高峰阶段,生产和消费依然受到较大扰动,但在政策发力拉动以及与年信贷“开门红”接续下,12月信贷增量表现较好。
从全年来看,温彬指出,年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压力,年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支持领域不断发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回稳向上和信用平稳扩张。
新增社融小幅多增
在社融方面,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亿元;其中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
对于新增社融小幅多增的现象,梁斯认为,人民币贷款仍是主要支撑因素。
梁斯解释说,“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多亿元,增幅不大。从信贷类资金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91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是社融同比保持多增的主因。从直接融资看,债券融资出现大幅少增。企业债券净融资2.05万亿元,同比少1.24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12万亿元,同比多亿元。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前多后少,整体看同比变化不大。企业债券大幅少增与企业资金需求意愿不强、四季度以来债市波动加大等因素有关。”
温彬也指出,结构上,非标融资是主要拉动项,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亦对社融形成支撑,企业债券、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均为负增。
具体到年12月份,温彬表示,12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5万亿元,出现较大规模缩量。其中,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拖累,而信托贷款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
展望未来,周茂华表示,经济复苏带动融资需求回暖。主要是优化防疫措施,经济活动限制减少,经济活动回暖,就业和收入改善,消费者信心回暖;企业对市场需求信心带动补库存、生产扩张;同时,国内经济回暖,一揽子稳楼市政策的出台,有望推动楼市供需回暖,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预计后续居民信贷、企业融资需求有望明显改善。温彬也认为,“疫后经济复苏和景气回升,将拉动信贷与社融进一步回暖,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望维持在22万亿元以上,增速10.3%左右;全年新增社融规模有望超35万亿元,增速10.2%左右。”
温彬还表示,年信贷“开门红”可期,1月份相对平稳、2月份边际恢复、3月份有望出现“信贷脉冲”。全年信贷投放节奏继续前置,各季度信贷节奏或整体按照40%、25%、20%、15%安排,以实现“早投放早收益”。
在信贷结构上,温彬预计,一季度对公贷款会有所提速,二三季度零售贷款回暖修复;政策性银行和国股银行仍为稳信贷的重要力量,基建、制造、地产、消费、小微等方面依然为重要信贷方向。
(编辑:郝成校对:张国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