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币长啥样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217/13225219.html

这是一张写着“陕甘边区农民合作银行兑换券”的货币。它的原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的南梁革命纪念馆有它的复制品。

这张货币为竖版,票面中间的大写数字“贰角”印在镰刀、斧头的图案上,四角是阿拉伯数字“2”;上下还对称地印有“每拾角兑换大洋壹圆”和“苏区一律通行”两行小字,票面四周为松树针叶构成的花边。

一张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薄薄的货币,见证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赢得经济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历史。

甘肃南梁,位于桥山山脉中段的大梁山南麓。

年2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四合台村成立。那时,南梁地区遭逢大旱,农田荒芜,经济凋敝,“饥民近百万,数百公里草根、树皮皆已食尽……”面对如此严峻的困难,发展经济成为巩固新成立革命政权的重中之重。

南梁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振伟:当根据地创建以后,面临着怎么样发展经济、切实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么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经济政策。

为了恢复边区经济,革命委员会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一方面恢复了荔园堡和设立白马庙两个集市,吸引各地客商到此来进行交易,尤其是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时任革命委员会主席的习仲勋曾回忆说:(南梁)没有其他的工业品,什么都没有,火柴、吃的盐,都是从外边来的,布匹特别缺。来的都是小商人,大商人谁敢来,小商人跟咱们都是有关系的。

每逢集日,十里八乡的乡亲、商贩纷纷来到集市赶集,在这里买卖山货、布匹、牲畜、粮食等。当时,习仲勋经常会到集市上开展调查研究,思考活跃市场的办法。

集市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市场。买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景象。

谁知一段时间后,热闹的集市又冷清下了来。原来,当时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不断贬值、信用全无,老百姓不愿使用;而银元和实物携带和找零不方便,老百姓不爱使用。没有合适的货币,成为买卖双方最头疼的事儿。

于是,革命委员会决定禁止国民党政府货币的流通,以“陕甘边区财政委员会”的名义发行“陕甘边区银行油布票”。这种货币用老白布代替纸张、印后再用桐油处理,故称“油布票”。这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行最早的苏区货币。

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为了稳定市场,边区创办了造币厂,在集市上设立了货币兑换处,一块苏币兑换一块银元。

南梁革命纪念馆里实景还原了集市的景象。集市中“货币兑换处”引人注目,里面身着军装的红军战士正为前来做买卖的商人提供货币兑换。由于苏币币值稳定,且可随时兑换,面额实用且携带方便,既方便了群众买卖交易,也得到了外来商人的信任和拥护,没多久便在市面上站稳了脚跟。集市又活跃了起来,吆喝声再一次此起彼伏。

随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油布票”已经无法满足边区经济发展需求。边区政府决定在南梁成立陕甘边区农民合作银行,发行了陕甘边区第二种货币——即“陕甘边区农民合作银行兑换券”。

南梁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振伟:它是石刻之后进行了印制,是在油布币基础之上的一个印刷品。它明确具备了现代货币的一些特征。这些设计,实际上表明了这种货币在发行过程当中,不断成熟、完善的演变过程。

在战火纷飞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一张小小的货币,便利着边区群众的生活,活跃了根据地的市场,有效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最终成为发展壮大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武器”。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南梁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振伟:这块根据地为什么能够硕果仅存?它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乏创新之举——总能够暗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内在的调节机制。它连同中央根据地一起开创了我们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先河,为以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发展经济、发展金融做了前期的铺垫和准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