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的错字,单位为何是圆而不
人民币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统一货币,自发行以来已经过去了7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并逐步完善,至今已经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出现了纸币、金属币等品种与系列。
当我们在仔细对比多版人民币中会发现,纸币中有一个“错别字”,而一切要从历史文化的原因说起。
一、中国悠久的货币发展史
中国春秋时期,黄金已经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在视野中,此外还有铜铸币。虽然出现货币,但春秋时期的实际生活里使用并不普遍。
战国时期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开始流行于市场,但只有黄金是各国的通用货币,铜铸币是各国民间的货币。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合,也对度量衡和货币进行统一,他废除各地不同的币种,使用秦朝的圆形方孔钱。秦朝灭亡后西汉制定五铢钱,以五铢为计量单位。
隋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严禁私自铸币和使用旧币。唐朝开国以后,通行了年的五铢钱被废除,发行开元通宝。
宋朝是我国商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使货物流通中需要大量的货币,于是商人发行了纸币,成为交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明朝末期,大量白银涌入中国,成为与铜钱一样的金属,大量铸造元宝银锭,规定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成为法定通货,不仅用于民间交易,官府捐税收税可使用。
清朝银元最早在年,朝廷在西藏铸造乾隆宝藏银币,道光年间台湾福建各地仿铸银圆,光绪年间朝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后来大量外国货币流入,影响了本国货币的使用,对中国金融造成危机,年中国开始废两改元,发行了面值一两、五两、十两的纸钞,当时共出现了12家在上海设立总行的银行。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银元和旧纸钞也退出中国货币,代替它们的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民币。
二、“圆”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美好意象
年我国开始发行以“圆”为单位的人民币,但现在我们发现这个字是一个错别字。从第一版人民币到现在的人民币,一直都是“圆”,即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里强调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而不是“圆”,纸钞上的字还是没有更改。
其实“圆”这个字要追寻到人类古老的文化,人对美的认识以及追求是从圆开始。圆,充盈至尽,完美无缺,畅流不断,古人以曲为美,而圆是曲的极致。
“圆者,无极而太极也。”
“圆”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早已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八月十五被称为团圆节,除夕夜晚叫团圆饭,人们也会用花好月圆来形容幸福美满的生活。
古人曾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点,他们认为天像圆形的盖子笼罩在方形的大地上,所以古人称天为大圜,而皇帝也被称为天子,建造出圆形的天坛,方形的地坛,逐渐演变为民众的圆文化。
三、”错字“并非没有发现,而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扩展
元字作为我国文字的传统汉字,有多种用法与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与辞海中,不但解释了它的其他用法,还注释了“元”通“圆”,意为货币单位,可互为通用。
由于圆字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深根固蒂,人民币出现后虽然被认为是错别字,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以前的影响。
而且只在纸币上使用“圆”,在金属币上使用“元”,这也是人民币中的特点。
元作为简化后的圆,并不是一个错别字,它们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区别。虽然它比元更为复杂,但它更具传统性。所以这个所谓的错别字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不改。
国家法律虽明确表示人民币单位为“元”不是“圆”,但这并不影响人民币在我国的法定地位和发行流通,更没有让人民群众失去对人民币的信赖与喜爱。
将货币单位定为圆,这是中国文化的扩展与丰富,圆有着运而不穷的神力,因此将人民币冠以“圆”,是顺理成章的。
参考文献
《货币发展史》
《太极图说解》
《百科知识探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