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半月前买的N95口罩花费119,现
1.
朋友今天和我吐槽,说自己前段时间卖的一盒n95医用防护口罩,今天居然直降到39块!
怎么回事?
是资本家终于良心发现,还是口罩生产厂商打算关门大吉,低价处理了?
都不是,原因很简单。
39块钱,就是这盒口罩的正常销售价格。
朋友说,12月中旬他打开购买页面的时候,此商家在京东官营店的销量就已经破百万。
而这个品牌在淘宝等其他电商平台,也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难以想象,短短的一个月,仅凭口罩它就实现了至少一年的销售业绩。
这不禁让人回想,第一轮感染高峰造访的12月,各种医疗物资疯狂涨价、你方唱罢我当场的混乱局面。
平时94元的血氧仪被卖到;
一瓶儿童用美林被黄牛加价到;
平时几块钱的水银温度计被炒到79块一根,还不包邮;
……
乱象丛生,国家和民众要一边应付来袭的疫情,又要对付暗中涨价破坏市场秩序的卖家中介,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心力交瘁。
时间最终替我们收拾了这些投机倒把分子:
12月19日,辉瑞售价;
到年1月5日,售价被抬高到2.5万人民币,甚至一度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而这几天的辉瑞明显已经跌落神坛,价格跌至元,目测还有下降空间。
2.
药还是那些个药,只是疫情不再是当初严峻的形式了。
随着全国几乎人人都阳过了一遍,各省纷纷宣布已经或者正在度过疫情高峰,社会上对防疫物资和药物短缺的恐慌焦虑情绪越来越小。
再加上各家药企的生产车间陆续劳动力回流,加大生产量,前段时间市面上一药难求的布洛芬、连花清瘟已经供应充足。
某款之前一直缺货的咳嗽用药,目前在京东的购买页面上赫然显示:单次最大购买量盒。
药品经历了一轮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
由于毫无征兆的放开,加上起哄者的推波助澜,人们的过度反应迅速推高药价,加上一些人没头没脑的哄抢,药品、口罩、酒精纷纷形成卖方市场。
之前众人哄抢的时候,就曾有网友指出:这些抢药的人,迟早有一天会哭着把抢来的药扔进垃圾桶。
果不其然。
除了心痛无端流走的白花花的银两,这些囤药抢药的人,更应该反思的是,那段时间因为他们的哄抢导致无药可买的病人和病人家属!
然而,让朋友更扎心的,还在后头:
他买到的可能并不是真正的N95口罩。
3.
不光是我朋友,相信绝大多数人买的都是网上销量最高、评价最好的这种“N95”口罩。
商家都在自己的销售页面标注“符合国标”,可谁又能花时间去研究那一连串数字符号?更不要说跟客服扯皮确认你家卖的是否正宗了。
请大家记住一点:
真正的N95,无论属于什么品牌,口罩外侧一定会印有NIOSH字样。
NIOSH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简写,N95属于NIOSH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
而目前国内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所有“N95”口罩,只印一个N95没有NIOSH的,都不要轻易购买。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国内一开始宣传的时候,就没有区分N95和KN95,只是说两种均可用来防御奥密克戎。
“KN95”属于国标的“N95”,性能基本一致,但由于监管不够到位,很多没有取得资质的不法厂家都想借这股东风,明明不符合标准也要在自家的普通口罩上,硬加上“N95”,引导不明真相的群众误入。
在国内,印国标“KN95”售卖的口罩,统一要受监管。
而一个字母之差,印“N95”就不一样,因为NIOSH对此没有明确规定。
一个成本明明只有几毛钱的普通口罩,被国内的黑心商家硬生生伪装成N95,又卖出10元乃至更高的天价。
现在跌回1元以下,非常合理。
因为它原本就不值钱,和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区别不大。
4.
本来没忍心告诉他这个事情,但转念一想,把普通口罩当防护口罩使用,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我还是冒着被揍的风险,给他发了信息。
不出所料,他破口大骂。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啊!”
痛心疾首过后,他决定好好学习,重新购买一盒有用的防护口罩。
毕竟,被骗的几十块钱比起家人的健康,不值一提。
但是我在想,如果一个社会里,普通人在下单购买商品的时候,竟然还要借助查文献得来的资料,去判断商家卖的东西是真是假,是不是太可悲了?
更不要说,买的东西人命关天了。
疫情来势汹汹,国家包括每个个人在内,都是第一次接触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是意料之中。
对于国家,我们也该多些耐心,相信它会为人民制定出更好的应对方案;
而对于黑心商家,我们要擦亮双眼,轻易不要上当受骗,一旦被侵害,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决不能心慈手软!
#N95口罩价格跌破一元#你买到的N95花了多少钱?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