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结构松散怎么办文献综述的5种论点
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论点是在有条理性地展开文献梳理之时,很多论文作者常常忽视但又必不可少的论证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并非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有一定的逻辑可言。这一逻辑可以理解为对所要呈现的学术观点的论证逻辑。在论证过程中,必定是需要围绕一个论点展开一步一步的文献梳理。而论点则是指一种与文献梳理中的观点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又可以让人思考并接受的立场和观点。此处可以列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例如你考虑明天要穿雨衣雨鞋去上班,是因为最近几周几乎每天都下雨,天气预报也说明天会下雨。而且外边的天空也是乌云密布的景象,便得出了结论——明天要穿雨衣雨鞋出门以提防下雨。在这里“明天要穿雨衣雨鞋出门”就是我们所得出的论点。而这一论点则是基于论据“最近几周几乎每天都下雨”以及“添气预报也说明天会下雨”的推断而得来的。因此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一个明=明晰的论点,同时形成这一论点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经验性判断、天气预报和观察天气的综合性预判。在Booth、Columb和Williams所著的《研究的技巧》(TheCraftofResearch)一书中,也提到了一切论断性陈述需要符合四个标准:切中要点、有说服力、可支持、可理解。这里的论断性陈述便指的是通过论据推理而得出的论点。四个标准中,切中要点指的是要展示与论证直接相关的事实。有说服力指的是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论证。可支持指的是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论点。可理解指的是陈述清晰准确。
在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往往因为注重于研究本身,而忽略了论文写作本身是基于“论证”这一习焉不察的逻辑形式而作为基底,因而可能会存在论证不充分的情况。在推理过程时,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论点是什么。尽管可能存在论点,但也可能会存在上文所述的标准缺失的情况。例如在“切中要点”这一点上,可能知道某一个文献或事实资料是符合论点的,但是由于自己不擅长如何提炼事实或文献观点,以至于呈现的这一论据似乎与论点关系不大。在“有说服力”和“可支持”这两个方面,有很多作者所呈现的论据可能存在自己的主观论述,从而说服力有所欠缺;也有可能因为论据的权威性和认可度不是很高(有可能引用了影响力较小的普通论文或学位论文),也导致了可支持性并不强。在“可理解”上,很多作者还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所提炼的文献观点在语言上较为晦涩抽象,在内容上找不到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者关键词,因此存在表述不清晰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推理过程,进而影响论点的推导。因此,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出发,明确一些基本性内容和规则。具体到本文所讲的论点上,除了要明确论点形成的四个标准,还需了解不同的论点类型,以便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的推理逻辑上也能够更胜一筹,实现学术与逻辑的“双赢”。
克里斯·哈特在其《撰写文献综述》一书中指出了五种论点的类型,分别是事实论点、价值论点、政策论点、概念论点、解释性论点,因此下文将分别对这五种论点类型做出简要解释,并在经典范文中找出相关示例,以供作者们参考。
一、事实论点
事实论点指的是关于人物、地点或事件的陈述,是为了陈述一个事实而存在的。事实论点是在文献综述中经常使用的。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对人物、事件的陈述会更多一些。针对某位学术大家的主要观点的陈述,例如“康有为认为,老子是战国时期人”;针对一些现实情况的陈述,例如“世界已经整体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些事实论点并非孤零零地呈现出来就能说明这就是“事实”,必须在下文紧接着提供有针对性、充足且有信服力的论据才可。此处所举范文示例便是事实论点的有力证明。
通读上文之后,会发现,此段便围绕“美国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的主导货币”这一事实论点展开来说的。作者并非口说无凭,后文紧接着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数据加以支撑,首先作者先总述“年3月全球金融大动荡以来,国际储备货币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提高较快”,点明了人民币在年以来的地位。而后具体提供了较丰富的现实论据,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WIND金融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些有大数据作为支撑的论据为事实论点提供了较为准确、有说服力的支撑。因此,作者在呈现这种事实论点时,一定不能“空口无凭”,可以寻找有效的、有影响力的现实资料作为支撑性论据。
二、价值论点
价值论点指的是对观点优劣、行动过程、行为或立场等做出评价和判断。实际上在其定义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价”“判断”这两个词。在文献综述过程中,并非全都是由其他学者的观点组成,需要有论文作者的“介入”,否则就变成了文献的拼凑,这并非实际意义的文献综述,更遑论对研究问题的推导。因此,价值论点实则就是作者在整理资料阶段所发现的一些规律、特征,这些规律或特征就是作者的评价或判断。在进行文献梳理时,作者将其凝炼地呈现出来,作为一种价值论点而存在。价值判断要呈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献梳理的严密逻辑,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文献梳理观点的把控,以便更好地为研究问题的推导服务。为了证明所做出的评价或者自己的态度是成立的,仍然需要提供“赞成证据”,即表示支持或赞成的证据。例如下文的示例。
上文的两个段落中,作者在首句均呈现出了自己的价值论点。这两句恰好是完全相反的观点,一是“注音文本能够让二语学习者建立形音联结”,二是“注音文本对学习者阅读带来消极作用”。这两个论点是作者在分析整理文献资料阶段,发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特征,即一部分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了注音文本的正向作用,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发现其消极作用。因此,作者在进行文献梳理时便首先把这两个论点呈现出来,而后便把对应的论据相应呈现,加以佐证,则充分支撑了这两个正反观点。但若是去掉了这两段的首句话,一方面看起来仅是把几个文献拼在一起,另一方面也看不出是围绕什么核心观点进行文献梳理的。因此,作者的价值判断在文献梳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政策论点
政策论点指的是确定准则或标准的判断,它直接指出应该做什么。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政策论点在表述方式上是以“应该怎样做”“可以怎样做”而呈现。在内容上则也是与上文所提到的价值论点相同,需要有充足的论据证明政策论点中所主张施行的做法能够产生论点表述中所提出的预期效果。而“赞成论据”也是政策论点的依据,用来表示对某种具体行为的支持。简言之,“要怎样做”的论点仍然要有充足的论据支持。
上文是对中国养老现状的分析,针对“中国养老服务呈现出的严重的供求失衡的局面”,作者在最后陈述了政策论点,即“有必要分析……”,“重新审视……”。这从表达形式上来说都是“应该怎样做”的说明。而作者是如何支撑他的论点的?他首先提供了充足的现实事例以及政策支撑,例如上海市城区街道、南京鼓楼区和宁波海曙区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以及提供了国家财政部门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通知。其次,他继续说明这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得到了推广,但仍然没办法满足多元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在这一系列事实论据和政策支撑之下,作者的政策论点呈现得也较为有依据。尽管有了一定的论定,但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仍未有较好地应对老龄化和养老现状的措施,因此当然有必要重新审视理论即政策,分析现阶段所采取的实践即养老服务。从上述分析中可看出,作者所陈述的政策论点是站得住脚的,是由依据支撑的。
四、概念论点
概念论点是对主张、观点或者现象的定义或描述,这一论点的类型在理解起来较为简单。实际上就是对某一概念进行下定义。在进行文献综述之时,恰好围绕一个概念展开相关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的论述,首先需要对该概念进行下定义,将其概念陈述出来。或者在研究中或在前后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存有不同的概念解释,也需要呈现相应的概念论点,例如下文的示例。作者在此文中研究的宋代的堕胎问题,既然提到了是研究宋代的堕胎问题,那么“堕胎”肯定存在与现代的堕胎不尽相同的地方。因此,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对现代和古代对“堕胎”不同的定义给出了概念论点。呈现这一概念论点的目的是为了澄清古现代的区别,以便在后文从宋代法律和儒医的视角看待堕胎问题之时,提供较为清晰的基础性概念。
五、解释性论点
解释性论点则为了理解某种观点而提供参考资料框架的一种论断。而能带来解释的论据可以是诸多学者的理论性观点、实证研究结论、统计性数据、现实示例甚至是轶闻趣事等等。从定义中可知,解释性论点仍然是为了“做出解释”而服务,而这种服务是一种框架式服务,可以理解为一种观点的导引。当这一框架性质的论点呈现出来之后,可以进一步综合新的资料,或者呈现事实论点等。因此,解释性论点可以提供联系各个概念或者文献观点的框架。实际上这一论点类型在文献综述中也较为普遍。如下文的示例。
上文主要开展的是母亲抑郁情况对儿童情绪的影响研究,在文献综述部分,此段的首句首先把较为经典且有普遍认可度的观点“抑郁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作为解释性论点,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导引式的分析框架来将所有的资料综合起来。从下文的引用情况来看,作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实证研究观点,且这些观点之间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例如前一位学者的观点是“抑郁的代际相传”,便能进一步与之后的观点存在一定的递进逻辑,如“抑郁母亲的孩子更容易有行为问题”“抑郁症母亲症状的加重减轻也会使得孩子的诸多行为增加或减少”等。因此,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感受到,解释性论点不仅可以使论点本身得到充分的论证,而且还能将将诸多文献观点串联起来,形成较为条理且密切的逻辑联系。
综上,本文总结了五种论点类型,虽然看起来较为简单,但是若能在写作过程中将其论证逻辑掌握清楚,则对全文的逻辑推导的缜密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无论是哪种论点类型都需要提供与论证直接相关、有信服力、准确清晰的论据,这样才能使得各种论点类型为人所接受,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作者:张文静(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二室学术编辑)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文献综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