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
我越来越有一个感觉,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这不仅改写一些人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写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有这个感想,是看到了第一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
原定60人,实际58人,宁缺毋滥。
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30人(数学7人,物理13人,化学10人),生物与医学科学28人。
年代生人,15人;
年代生人,35人;
年代生人,8人。
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48岁。
他们正年富力强,他们更是中国科学界的翘楚。
因为这个项目,就资助两个领域,数学和物质科学领域,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学科交叉研究。
奖金丰厚:实验类不超过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不超过万元每人每年,并连续资助5年。
请注意,这不是一年的项目,而是连续5年。连续五年,最高就是2万。
谁这么大手笔?
腾讯。
总投入亿元人民币,面向基础研究领域的社会资助项目,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什么是“从0到1”?
我的理解,就是重大突破,就是重大创新,就是改变未来改变人类的发明发现,就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就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就是玻尔创立了量子力学,就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模型……
为什么会有“从0到1”?
科学家的天才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对基础研究的特别重视。毕竟,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的源头,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底蕴和后劲。
施一公就感慨:从0到1的突破是不可预测的,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天、在哪个领域会实现。但这种突破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科技持续向前最重要的源动力。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
人才!
基础研究人才,更是人才中的人才。过去10年,中国基础研究尽管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短板”依然突出,人才更是稀缺。这需要国家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腾讯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就应运而出。
对于这个项目,我看了一下,可以说震动了整个中国科学界。
当谈及初次听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时有何感想,物理学家、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脱口而出:“终于来了!中国正处于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以人为本’的科研资助环境。”
物理学家、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也很感慨地说:“这一项目响应了科学界长久以来的期待。自由探索瞄准不确定性,往往难度大、风险高、耗时长,社会资金更具有灵活性,能够为专注自由探索的科学家雪中送炭。”
生物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则出任“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
他有着一种科学家的焦虑感。在他看来,中国正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因此特别需要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奋进甚至领先。而所有的科学技术归根到最后,一定要依靠最基础的基础研究,也就是“从0到1”的突破。
他甚至断言:这正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