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古泉说

“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钧瓷,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产自河南禹州,起源于唐兴于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乾隆帝曾写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来赞美钧瓷!

人们常说:“黄金有价钧无价”、“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这是为何呢?区区钧瓷真就价俞黄金吗?

钧瓷价高缘由

窖变自然

现在人们说的“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来形容钧瓷价值之高,这种评价是有点夸张,只是居于宋朝那个时代的特点。

(北宋—金钧窑天蓝釉碗)故宫博物馆藏

在高古瓷时代,瓷器的装饰技法很少,常常仅见单色釉,而钧窑这种万彩斑斓的窑变效果让当时之人大开眼界,认为是天成之物,加之当时崇尚道教,而钧瓷的自然窑变效果很契合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思想,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对钧瓷比较看重了。

御用珍品

自从宋徽宗起,钧瓷就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合格者入住宫廷,落选者则砸碎深埋,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所以在宋代钧瓷便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北宋钧窑天蓝釉碗)故宫博物馆藏

官品留存少

在钧瓷发展的历史上,遭受过灭顶之灾!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赵构渡江南逃,在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北宋灭亡。长江以北落入金人统治之中,百姓们颠沛流离,工匠们或逃或亡,钧瓷受到了重创,宋钧官瓷的历史也几乎划上了句号!由于在当时钧瓷属于宫廷御用品,所以经过战乱流传下来的北宋钧瓷都是稀世珍宝!

(北宋钧窑月白釉梅瓶)故宫博物馆藏

涅槃重生,烈火燎原

既然宋钧瓷留存如此之少,那么,现在在市面上众多流传的钧瓷,都是现代工艺的仿制品吗?其实不然,钧瓷的烧制虽盛于北宋,但钧瓷真正形成一个窑系,主要在元代。

(金-元鈞窯天藍玫瑰渣斗式花盆)

两宋相继灭亡,钧官窑停烧,使钧瓷业遭受重创,但也让钧瓷真正的走入了民间!

战火中,工匠们亡命他乡,就将制钧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在元朝统一中国后,为钧瓷的生存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钧瓷窑变艺术得以传播延续。

(金-元鈞窯月白出戟尊)

随商品经济发展,以禹州为中心,在河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北、山西等地,出现了众多仿制钧瓷的窑口,其仿钧制品达到了一定水平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如何鉴别钧瓷

出土钧瓷现代仿钧瓷器

1、胎体细密,呈浅灰色。

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期间的仿钧都选用的是手拉坯技术。

这种技术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能够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金代钧釉红斑碗)

现代仿钧瓷器选用某种资料作成模具,然后用“注浆法”灌注成型。

瓷器胎壁厚薄均匀,份量较轻,更有粗制滥造者,因为修坯不精密,在器物的两侧能够接触到模具的接缝痕,这是作伪者最拙劣的一种作法。

聪明一些的则在器物的内部,如瓶类的瓶体内,大家不易发觉的部位,人为地粘些其它物质(如水泥)以到达古钧瓷厚重的感受。或者在“注浆法”成型的器物内壁成心做出轮指痕,但仔细观察就能够看出与真正“手拉坯”均匀的指痕不一样,仿造出的轮指痕不仅粗糙,并且每一圈与每一圈的轮指痕散布极不均匀。

(现代仿钧窑花盆、盆托)

2、釉质肥厚,晶亮匀润。

根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因为创始以氧化铜、钴等金属矿物质为着色剂,在复原气氛中成功烧制了铜红、天蓝、月白等色釉,为我国瓷技术美学开辟了新的境地。

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蓝色较深的称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月白,均有荧光般幽雅的光泽。

(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故宫博物馆藏

现代仿钧器仿宋钧的外型,仍是仿金、元期间的钧瓷的特征,其釉色多为天蓝,很罕见天青、月白釉。

并且为了到达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故意假造土锈或作去浮光的处置,但其作用拔苗助长,给人的感受是釉色发乌,不天然,看上去极不舒畅。

3、天蓝色乳光釉是一重要特色,经过窑变,可发生玫瑰紫、丁香紫和茄皮紫等颜色。

4、创始烧成铜红釉,青中带紫,宛如蓝天中艳丽的彩霞。

5、釉面通常有黑斑驳和棕眼,通常多有“蚯蚓走泥纹”(像蚯蚓在釉面上走过留下的痕迹),但未必都有。

6、口沿及边棱凸起的薄釉处多呈米黄色。

7、铭文不多,北宋后期首要是刻“一”到“十”的数字,器物越大,数字越小,器物越小,数字越大。除了刻数字外,铭文尚有“奉华”、“省府”和“蔡”字,蔡为宋时权臣蔡京和其子蔡絛之姓,亦有“养心殿遂安用”、“养心殿明窗用”及“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钟粹宫”等。

8、外底大多数施以芝麻酱色釉。

宋钧瓷金钧瓷

宋钧釉层流动性相对较弱,因此造成宋钧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坠釉现象。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

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

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

(北宋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故宫博物馆藏

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制作的精益求精。

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

(金代钧釉红斑碗)

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

宋钧瓷元钧瓷

元瓷之釉厚而垂,宋钧釉厚而匀;

元瓷之紫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

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纹,浅处仍现水波纹,宋钧则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

·有无蚯蚓走泥纹

由于宋钧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故宫博物馆藏

而元钧“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因此没有“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

(金—元钧窑天蓝釉葫芦瓶)故宫博物馆藏

·釉层坠积现象不同

由于元钧与宋钧所施用的釉质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层坠积现象不一致。

元钧釉层流动性强,因此呈现坠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征。

(元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故宫博物馆藏

宋钧釉层流动性相对较弱,因此造成宋钧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坠釉现象。

(北宋钧窑天蓝釉盘)故宫博物馆藏

04佳瓷欣赏

明初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成交价:HKD9,,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时间:-04-05

尺寸:20.3cm

钧窑水仙盆,结合天蓝及葡萄紫二色,明艳摄人,属中国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发色浓丽典雅,极为珍稀,釉色布局更是脱俗非凡,独一无二。盆内施天蓝釉,纯正亮泽,可见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外壁葡萄紫釉华美夺目,然最是特别之处为其底足,上缘紫蓝交融,再以天蓝渐变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缘更以鲜亮宝石红色缀镶。

明初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成交价:HKD12,,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聚菁琳琅——显赫私人御瓷珍藏

时间:-04-03

尺寸:16.4cm

钧瓷,河南钧州(今禹州)钧窑烧制。其韵雅致,釉质厚重,温润如脂,釉色天蓝,变幻不一,至臻至美。如此盆之钧瓷花器,底部多刻数字,由一至十,以示盆及底座尺寸,一为最大,十为最小。

北宋钧窑紫斑盌

成交价:HKD14,,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中国艺术珍品

时间:-04-03

尺寸:9cm

钧窑器之蓝釉紫斑引人入胜,乃中国制瓷史上一大创举,其瑰丽情致脱颖于宋瓷诸窑。钧瓷独树一帜,是因其天蓝釉色非颜料所致,乃视觉使然。釉层富含玻璃微粒,散射蓝光,正如天空蔚蓝之故。蓝釉上所施色料,以铜发红,却难以掌控,故无法预知成器发色。因机缘偶得,每器皆举世无双,纹理变幻浑然天成,平添钧瓷雅趣。

元/明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成交价:HKD14,,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禹火紫霞

时间:-05-29

尺寸:直径19.8cm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八枚,下缘十五枚。胎骨厚重,通体施釉,里釉色天青,外为玫瑰紫,边棱呈褐色。施釉至足底,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底刻数目字「四」。外底有两处打磨痕迹,可能为了移除款记。附日本双层木盒。

明15世纪初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

成交价:HKD16,,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时间:-04-08

尺寸:高19cm

此盆造型典丽,釉色绚烂,属钧窑花盆佳作。钧窑器形简约,上厚施色釉,其明晦深浅变化,隐显之间,让人爱不释手。此类花盆之烧造,须先以模制瓷胎,再罩施蓝紫色调之釉,盆底有刻数字

「一」至「十」者,应为成套器物中各品之编号。此类花盆,昔时已为之珍贵,至清代宫廷仍有例可见。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胤禛妃行乐图》十二屏之一,展于《盛世华章》,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年,编号。此套图屏制于康熙年间,当时胤禛仍为皇子。图中可见一相似玫瑰紫釉花盆,置于妃嫔窗台之上。

元/明初钧窑天蓝「四」字仰钟式花盆

成交价:HKD33,,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晚间拍卖)

时间:-11-26

尺寸:宽25.4cm

口略呈椭圆,口沿外敞,深弧壁,厚圈足,底挖五渗水孔。形如仰置的挂钟,故名「仰钟式花盆」。通体罩天蓝釉,局部釉面蓝紫相间,釉色变化如梦如幻。足缘、口沿呈褐色。底部涂上酱色护胎釉,刻「四」字。

明初钧窑天青釉花盆

成交价:RMB48,,

拍卖会: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

专场: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时间:-11-20

尺寸:高18.5cm;直径20cm

花盆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厚胎厚釉,施釉及底,裹足刮釉。器身通体呈天青色调,器腹及内底泛出淡淡海棠紫晕,口沿及足墙外侧釉水稀薄处,浅现胎骨色,底足施釉极薄,视为橄榄绿色。器底于入窑烧制前刻“六”字款(已磨),乾隆朝时加刻“建福宫凝晖堂用”殿阁款。

年5月1日,经过两年多筹备,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携一千余件精品文物全新亮相,最新改陈的“陶瓷馆”5月1日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放。

作为常设展,该馆展出了一千余件故宫藏精品陶瓷文物,每件文物都有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