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会召开,央行回应下半年货币政策

治白癜风自愈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7040.html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介绍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

阮健弘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大盘。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较大,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阶段性举措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人民银行已经调增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加大对长期有用、短期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但目前来看,项目资本金到位困难成为制约项目建设和贷款投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金融委工作要求,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亿元。

对于金融工具的具体用途,邹澜介绍:一是补充投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二是对于短期内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无法到位的,可以为专项债券搭桥。“对于迟早要干的项目,通过金融工具的支持,能够快速精准打通资本金无法到位造成的堵点,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邹澜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依法合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保本微利,只做财务投资行使相应股东权利,不参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退出方式。投资项目既要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通过适当政策设计,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邹澜说。

关于推进情况,邹澜表示,目前,在各部门、地方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一些项目已纳入项目库或正在履行入库流程;一些项目正在完善用地、用能等项目要素;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加快开展投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这些都为金融工具投资提供有利条件。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已积极和一批成熟项目进行对接,将依法合规加快投放,很快就能实现资金投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实物工作量。

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从存款来看,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阮健弘表示,当前人民币存款多增较多,M2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努力服务实体经济,派生货币相应增加。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2万亿元。阮健弘谈到,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二是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大幅增加。从贷款结构看,一是对企事业单位支持力度在加大。二是住户部门贷款增长有所放缓,表明上半年疫情反复对住户消费还是产生一定影响。

关于宏观杠杆率,阮健弘表示,从国际比较看,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

年一季度,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是.1%,比上年末高4.6个百分点。阮健弘提到,宏观杠杆率是总债务与GDP的比率,经济增速放缓会推动宏观杠杆率上升。同时,为应对下行压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部署了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这些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对债务增长的影响会在当期体现,但对产出的影响相对滞后,因此宏观杠杆率会出现阶段性上升。这既是外部冲击的客观反映,也是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体现。

“应当看到,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不过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阮健弘表示。

居民投资消费意愿将逐步恢复

今年3、4月份,受国内外超预期的突发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居民的收入和资产负债表有所受损。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应当看到,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主要是阶段性的。”邹澜指出,5月以来,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均加大了实施力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触底回暖。从金融数据来看,信贷投放明显增加,1-6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万亿元,企业融资总体较好;居民贷款受疫情影响同比少增,但6月以来也呈现了恢复态势。未来随着疫情形势总体受控,预计宏观经济会保持稳步复苏,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有望逐步修复改善,信贷支持将保持较强的力度。

二季度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这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意愿的边际上升,投资意愿的边际下降,主要是由于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局部地区有所反复,居民对流动性的偏好有所上升。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阮健弘预计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居民的投资意愿将逐步恢复,消费意愿将稳步回归。

实际上,不仅是住户存款,企业存款也增加比较多。阮健弘指出,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债券投资等形式,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相应的派生存款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上半年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增加了实体部门的存款。

存款利率上,6月份新吸收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5%,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阮健弘表示,存款利率的下降,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包括消费增长可持续性的支持。

我国金融风险收敛总体可控

谈及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孙天琦表示,事件发生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稳妥应对,指导分支机构履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责任,做好流动性风险监测和应急保障。整体看,我国金融风险收敛,总体可控,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

孙天琦介绍,截至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万亿元,占整个金融业总资产的90%。年四季度央行评级结果显示,参评的家银行业机构中,在安全边际内的1-7级金融机构有家,机构数量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93%,资产规模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始终保持在1-5级,是优良评级,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参评机构的70%,是整个金融业的压舱石。8-D级的高风险机构共家。高风险机构数量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7%,但是资产规模仅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1%。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央行评级均处于安全边界内。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对各类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提前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孙天琦表示,一是进一步提高微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持续强化金融业行为监管,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二是分类施策,持续化解重点金融机构风险。三是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发现要早、认定要准、下手要坚决。四是继续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方式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完善公司治理,持续压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力争“十四五”期末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压降至家以内。

结构性货币政策实现精准倾斜效果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邹澜指出,加上去年出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这些基本属于阶段性工具,长期性的主要是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已比较丰富和完善。

邹澜表示,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同时,建立了“金融机构独立放贷、台账管理,人民银行事后报销、总量限额,相关部门明确用途、随机抽查”的工作机制,有利于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实现向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精准倾斜的效果。

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万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经累计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低成本贷款亿元。今年创设的三项新工具按季发放,将于今年7月首次申请,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有序推动相关工作。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持续发挥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功能,更加有效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上半年,在助企纾困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全力支持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邹澜表示,总体来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5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5.19%,环比又下降5个基点。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强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合作,继续落实落细已出台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的支持力度,共同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谈及下半年货币政策,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好前期出台的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落实好新增亿元信贷规模和设立亿元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提早完成全年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

从市场利率看,目前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在1.6%左右,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邹澜表示,流动性保持在较合理充裕还略微偏多的水平上。1月至6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2%,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继续稳中有降,再创有统计以来的新低。邹澜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形势等基本面情况,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巩固经济恢复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邹澜同时强调,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